李昌平:建议所有农业财政补助全部用于农村老人养老(4)
2020年全国暮年人预计已达2.55亿左右,在都会养老议题不时泛起在各大新闻成为主旋律的当下,虽有农村养老政策出台,但依旧被人悄悄忘却或忽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连续发力,后脱贫攻坚时代的到来,大量补助及政策资金将用于乡村振兴生长,然而能不能用于农村养老,解决农村养老这一问题,更能从中激活农村内生动力、壮大团体经济与牢固下层党组织?本文笔者在《李昌平:建议所有农业财政补助全部用于农村老人养老(3) 》的基础上,为大家分享农业农产物生产谋划的三个阶段及划分代表的意义,后续还将陆续通过文章继续为读者们解开其他现状的疑惑这几十年来,由于千千万万小农户生产农产物的能力绝对过剩(如中国农民生产了全世界65%以上的蔬菜),更由于千千万万小农户高度疏散而无法追求农产物价值和价钱增长收益,所以经常泛起多品种、大面积的生产赔本,“勤劳致穷”的现象。对此,各级政府并不是通过提高小农户组织化水平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持久勉励千千万万的小农户调整农产物种植养殖结构,这几十年来的农业结构调整,补助的钱真是不可胜数。
几十年持之以恒的种植养殖业结构调整乐成了没有?我们永远在调整的路上前行。在农产物生产进入第二阶段:供求平衡、供大于求之后,小农户因为无组织的高度疏散而只能继续追求数量增长,发生的收益——落入小农生产努力性陷井,互害式生产谋划的竞争模式。面临此状况,政府补助小农户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实际是起到了挑起农民害农民的作用。例如:某地生产的苹果最好吃,价钱也不错,其他地方农户在政府补助的激励政策下调整结构也种苹果,效果最好的苹果也不值钱了,也不得不放弃种苹果而改种梨,效果把种梨的地方也坑了。
几十年来,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大致就是这样——你折腾我、我折腾你。一个地方种什么最好,是天赋的特色,生产过剩不赚钱,解决之道关键应该靠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以追求价值和价钱增长收益,调整种植养殖业结构基础没用。都是因为政府农业补助的钱多了,才会这样瞎折腾。
山西某县生产一种香梨,品质很是好,但只有该县几个镇生产的梨品质才最好。有一天,有位大佬去了,很是兴奋,立刻拍板全省推广300万亩,每亩补助1000元,另外贴息贷款支持。
梨这个工具,价钱弹性系数偏低,当供求平衡之后,流通领域每增加10%的供应,价钱下降35%左右。这不是用财政补助和贴息贷款来坑农害农嘛。
原来,中国小农户有两亿多户,某种农产物价钱好,一哄而上是肯定的,如果再加上政府财政补助激励一哄而上,赚钱的好产物很快就不赚钱了,又只好开始新一轮的结构调整竞赛了。这几十年来,专家们、代表们、官员们,年复一年在很严肃的场所,很不严肃的重复“小农天生素质低、不懂市场”芸芸,他们出的点子一直是以高额补助扶持农户调整种植养殖业结构——效果既害财政又害农民。
笔者在做下层干部时是有发动群众调整农业种植养殖业结构惨败教训的,我相信全国下层干部都有多次同样的教训。这样的教训犯一次就足以铭肌镂骨,难能难得的是在中国农村大地上几十年一届一届的人,持之以恒的犯同样的错误。有些下层干部一辈子都在下层事情,用一辈子重复同样的错误,犯错犯得一点新意都没有。固然相比农民,下层干部的凄惨教训算不了什么,因为最终是农民为所有的凄惨教训买单,这都是财政农业补助的钱太多惹的祸。
绝大多数人对于笔者呼吁政府拿钱养农村老人是赞成的,大家说:中国农村的老人为中国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三线工程、大江大河治理、甚至农村电网建设等做出过庞大的孝敬,没有获得过任何酬劳,如杜润生先生为我第一本书的序中所言:我们欠农民的太多,不能给农村老人们平等国民待遇,天理难容(这只是其一)。但有相当多的人会阻挡我关于取消农业补助的呼吁。有许多人说,美国农业这么蓬勃,都给农民补助,我国农业这么弱,必须提高农业补助才行。
中国农业真的弱吗?中国农民生产了全世界67%的蔬菜,用7%的耕地养育全球20%的人口,曾经许多年米肉蛋果菜等都是净出口,这岂非不是事实吗?中国是高度疏散的原著民小农国家,农业真有自已的特殊性。中国政府给农业的补助越多,对原农民越倒霉,对市民也无益,对老板另有害,对政府更有害(固然,某些部门及部门官员是受益的),关键是补助越来越多,农产物入口越来越多了,国家越来越不宁静。
而农民却靠农业越来越养活不了自已了,甚至农民非农化的历程越来越快,农业越来越现代化,反而越来越依赖政府补助。农业补助越多,农民越被现代农业边缘化。理论上在前面“农业生产谋划的三个阶段”已经说清楚了,现实也证明我的“理论”完全正确。
政府给农业越来越多的补助,都是打着农业生长和农民增收的旗号,但效果恰恰相反的。相反,不要政府农业补助和银行贷款的大午团体和周家庄公社,不仅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民收入也高,农民的农业主体职位也越发牢固,生活也很幸福。
【后记】乡村振兴战略的加持下,这些年农村生长迅猛,农村变化也是十分庞大,尤其农村受到国家重点关注之后,农村生长更是获得了质的提升。然而在全国老龄化配景下,最让农村人头痛的一件事,就是农村“养老问题”难明决,在传统养老模式逐步丧失基本条件的情况,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该何去何从?于是2019年,笔者基于其时现象写下本系列小文,从现实情况出发,有判断、有感伤,特别整剃头出来与感兴趣的朋侪们配合探讨。
本文关键词:im电竞官网,李昌平,李,昌平,建议,所有,农业,财政,补助
本文来源:im电竞-www.kmpingmian.com